氣溫回升,天氣轉暖,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樂安街道東王村的蘑菇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,村民們開心的笑臉映照出又一個豐收年的到來。
“咱這蘑菇是平菇的一種,現(xiàn)在看來長勢很好!一遍摘過去,就能摘1500多斤。”64歲的東王村村民許鳳梅趁著農閑時節(jié)來做臨時工,采摘已經成熟的蘑菇,小心翼翼地放到周轉箱里,一天能掙100多元,她很是開心。
春節(jié)前夕,東王村為全村715口人每人分發(fā)兩斤蘑菇和兩棵大白菜。村里老少爺們兒早早地來到蘑菇大棚排起“長龍”,等待領取“蘑菇福利”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話匣子里表露出東王村的大變化。
自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以來,東王村發(fā)生了不少變化,全村635.42畝土地全部流轉到合作社,按照800-1000元/畝的標準給農戶支付流轉費。2020年,東王村聯(lián)合周邊中趙村、大堯村,由東王村黨支部領辦,按照“農場+合作社”模式建設標準化蔬菜示范大棚項目。目前,項目一期已投入使用,預計可實現(xiàn)收益40萬元,為中趙村、大堯村和東王村村集體每年至少增收5萬元,并帶動周邊5個村莊的蔬菜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“咱這個項目有6個種植大棚和1個育苗大棚,這個菌棒進棚10天到15天,平菇就上市,每個菌棒能生長5茬,產量在3斤左右。春節(jié)期間正趕上蘑菇大量上市,價格每斤在3元左右?!睎|王村黨支部書記王仲武說。
目前,東王村平菇大棚已經進入盛產期,每天產量在1000-1500斤,每天收入在3000元左右,預計到正月十五可以實現(xiàn)收入6萬元。正在采摘蘑菇的東王村村民王清華激動之情溢于言表:“俺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了,我這是在合作社打工,俺一年收入兩份錢,比只種地好多了?!?/span>
像王清華一樣,東王村有50多人實現(xiàn)了家門口就業(yè),蘑菇這把“致富傘”越撐越大,“乘涼”的村民越聚越多,村民們的錢包越來越鼓。
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了,讓村民共享發(fā)展成果尤為重要。為了讓老年人安享晚年,東王村投資35萬元建起了村幸福苑,老人們在這里讀書看報、打牌下棋、健身娛樂;投資6萬元建起了“一元餐廳”,68位老人和重度殘疾人,只要交上1元錢,就能在這里吃上可口的午飯,讓老年人感受到了溫暖。